关于“江大人”梗的多元解读
“江大人”作为网络热梗,目前主要衍生出下面内容三种不同语境的含义,涉及文学创作、高校文化及AI互动等多个领域:
一、小说角色梗:隐疾太医的“高冷人设”
这一用法源自2024年初完结的双男主小说设定。江太医因医术高超但身患隐疾,形成“拒人千里”的冷漠性格,被读者戏称为“活死人肉白骨的江大人”。其矛盾点在于:
- 反差萌:医者不能自医的设定自带戏剧张力,与“对皇帝有救命之恩”的权谋背景形成反差;
- CP二创:与双性小徒弟的互动被网友加工成“冷面师尊vs忠犬徒弟”的二创素材,衍生出“江大人今天治好隐疾了吗”等调侃段子。
该梗在耽美文学圈层传播,常搭配医人不自医标签使用。
二、高校文化梗:江汉大学的“江湖别称”
在高等教育领域,“江大人”特指江汉大学师生校友(][7):
- 创业文化符号:该校“90后”毕业生韦欢创立的传媒公司,因30名员工中28人为校友,被昵称为“江大人公司”;
- 简称争议梗:与江苏大学、江南大学的“江大”简称之争中,江汉大学学生以“江大人”自称玩梗,如:“江大是谁?江湖老大说了算!”;
- 校园热词载体:该校2023年度热词如命运的齿轮、特种兵旅游等,均以“江大人”为叙事主体传播。
三、AI互动梗:DeepSeek的“毒舌点评”
2025年爆火的AI模型DeepSeek,因犀利点评高校文化出圈:
- 辣评事件:网友用该模型生成对江汉大学的吐槽,如“江大人?不如改叫卷王训练营!”;
- 二创传播:学生将AI生成的段子制成*,例如“江大人的早八:肉身在教室,灵魂在ICU”。
该梗常用于校园社交媒体自嘲,反映Z世代对学业压力的解构。
怎样区分不同语境?
- 看载体:
- 小说讨论区多用太医人设梗;
- 高校相关话题多为江汉大学文化梗;
- 结合AI技术的吐槽内容属于DeepSeek衍生梗。
- 辨标签:
-
双男主、隐疾多指小说角色;
-
江大显眼包、特种兵式进修关联高校文化;
-
AI锐评、互联网喷子指向模型互动梗。
-
建议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具体含义,避免混淆不同圈层的玩梗逻辑。